編者按:當湘江的波濤遇見撒哈拉的風沙,當湖湘的韌勁碰撞非洲的活力,一群跨越山海的建設者正用腳步丈量兩地合作的無限可能。2025年非洲僑團僑領僑商湖南行即將啟幕,對話扎根非洲的湖湘兒女,他們不僅是開拓市場的商人,更是文化的擺渡人、故鄉的報信者。從農業現代化到數字經濟,從基建援建到民生公益,他們以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煩”的精神,在非洲大地寫下共贏故事,又將非洲的機遇與溫度帶回三湘四水。
紅網推出“湘非同行·僑聲回湘”欄目,聆聽他們的雙向奔赴,見證僑力如何成為湖南與世界共振的磅礴力量。
南蘇丹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南蘇丹華人華僑聯合會終身榮譽會長姚輝。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盧欣 長沙報道
2025年非洲僑團僑領僑商湖南行活動舉行前夕,南蘇丹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南蘇丹華人華僑聯合會終身榮譽會長姚輝表示,此次回到湖南,帶著一個明確的使命:推動湘非合作從傳統的工程機械、基礎設施建設,向新能源、數字經濟、職業教育三大新賽道拓展。
從南蘇丹的紅土地到湖南的湘江岸,姚輝帶著二十年的非洲深耕經驗歸來,為湘非合作描繪出一幅跨越傳統邊界的新圖景。
新能源合作:點亮非洲的綠色希望
姚輝告訴記者,非洲的能源短缺問題嚴重制約了經濟發展。
“以南蘇丹為例,電氣化率極低,是非洲乃至全球電氣化程度最低的國家之一,但太陽能資源極其豐富,這為湖南新能源企業提供了巨大市場空間。”
湖南新能源企業早在多年前就已布局非洲市場。截至今年7月,湖南企業在非洲總投資額達17億美元,覆蓋20余個國家,共建光伏裝機量超900兆瓦。其中,南非、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等國的光伏電站項目已投入運營,有效緩解了當地用電緊張問題。
“合作不僅是設備出口,更是全產業鏈的輸出。”姚輝建議,湖南企業借鑒“風光儲一體化”模式,在非洲建設智能光伏電站、儲能系統集群及配套電力工程,提供完整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
數字經濟:搭建中非貿易“超級助手”
采訪中,姚輝特別強調要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
“中非經貿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已經上線,這個‘超級助手’承包了通關、物流、支付等全流程服務,極大降低了中小企業參與對非貿易的門檻?!?/p>
這一平臺深度融合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數字技術,構建起數字化的產業生態融合、貿易服務、自貿管理綜合體系,通過搭建貨物通關、物流追蹤、支付結算和金融保障等核心技術模塊,實現了中非跨境貿易全鏈條的互聯互通。
姚輝認為,數字經濟能有效解決中非貿易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以湖南的工程機械再制造為例,通過數字平臺,可以實現與非洲需求的精準對接,大幅提升貿易效率。”
職業教育:培養非洲本土化人才
“我在南蘇丹親眼目睹了職業技能培訓的迫切需求?!币x說,“非洲有最年輕的人口結構,但職業技能教育卻跟不上經濟發展需要?!?/p>
對此,他提出了具體建議:湖南應發揮職業教育大省優勢,與非洲國家合作開展“中文+技能”培訓,培養當地需要的技術人才。
以中非經貿博覽會落戶湖南為契機,湖南不斷拓展與非洲的交流合作,組建中非經貿合作職業教育產教聯盟等交流平臺,累計為非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訓技術人員超1萬人次,設立海外辦學點65個,助力100余家大型湘企扎根非洲。
姚輝特別提到中非經貿合作職業教育產教聯盟計劃在未來三年內與非洲伙伴共同培養20000名管理精英與高級技術技能人才,“這種‘職教出海’模式,既能幫助非洲青年就業,也能為在非湘企提供本土化人才支持?!?/p>
新賽道上的湘企機遇
湖南企業在拓展非洲新賽道方面擁有獨特優勢。
在新能源領域,湖南的光伏逆變器、風電設備等技術領先;在數字經濟方面,湖南的中非經貿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已率先上線;在職業教育領域,湖南的職業教育資源豐富,援外培訓經驗成熟。
“湘非合作不僅要‘走出去’,更要‘走進去’?!弊鳛槟咸K丹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姚輝正在積極推動建立湖南-南蘇丹新能源合作示范園,計劃引進湖南新能源企業,打造集研發、生產、培訓為一體的綜合平臺。
他表示,將繼續推動湖南與南蘇丹在各領域的合作,特別是在新能源、數字經濟、職業教育等新賽道上的合作?!拔蚁嘈牛S著這些新賽道的開拓,湘非合作將迎來更加廣闊的前景。”
來源:紅網
作者:盧欣
編輯:劉娜
本文為湖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wangancha.com/content/646943/69/15312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