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金秋十月,湘中大地煥發蓬勃生機。10月10日,第三屆湖南省“聚僑興湘”活動在婁底啟幕。從婁底市“材料谷”建設的宏偉藍圖,到婁底經開區建設“中部鈦谷”的產業雄心;從婁星區錨定千億級產業園區的目標,到雙峰縣“中國農機之鄉”的匠心傳承;從冷水江市“世界銻都”的綠色轉型,到漣源市“湘中明珠”的多元發展,再到新化縣文印“鏈”全球、陶瓷“闖”太空的產業奇跡,這片熱土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優越的環境、更加飽滿的誠意,迎接全球僑商的到來。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盧欣 聶伊岑 方祥文 婁底報道
“聚僑興湘 活力婁底”專場產業推介會上,冷水江作鋼鐵及銻產業招商推介。
10月10日,冷水江市委副書記、市長唐正在“聚僑興湘 活力婁底”專場產業推介會上,向全球僑商展示了這座工業名城的獨特魅力與發展機遇。
冷水江以其深厚的產業底蘊、完善的產業體系和優越的營商環境,正成為中部地區“材料谷”建設的重要增長極。
產業根基雄厚,雙輪驅動發展
冷水江是一座因工業而興的城市,形成了以鋼鐵和銻產業為雙核心的現代工業體系。在鋼鐵產業領域,已構建起從“鐵-鋼-鋼材-再生不銹鋼-鋼材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
以中國企業500強博長冷鋼為龍頭,集聚了天寶實業、冷耐華鑫等19家重點企業。其中,天寶實業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產品系列最完整的緊固件制造企業,其產品入選首屆湖南名品和湖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2024年,全市鋼鐵產業總產值達到93.3億元。
銻產業更是冷水江的靚麗名片。有著128年開采史的錫礦山,如今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銻品加工供應基地,國際市場占有率超過35%。以閃星銻業為代表的銻產業集群,主導制定了24項國家標準、37項行業標準,“閃星牌”精銻成為國家出口免檢產品。2024年,銻產業總產值達63.2億元。
更值得稱道的是,錫礦山區域通過生態修復實現華麗轉身,其修復案例入選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優秀案例,昔日的工礦遺址已成為年接待游客超30萬人次的網紅打卡地。
區位優勢明顯,要素保障完善
冷水江地處湖南中部、資水中游,交通條件十分便利。這里位于長株潭城市群“兩小時經濟圈”,婁懷高速、滬昆高鐵、湘黔鐵路穿境而過,中心城區及經開區距高速路口僅10分鐘車程,距高鐵站20分鐘車程。3個火車站和7條鐵路專用線構成了年貨運量1200余萬噸的高效物流體系。
在要素保障方面,冷水江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
已探明具有開采價值的礦藏達40余種,其中銻儲量世界第一,煤炭地質儲量占全省已探明儲量的1/6。
通過構建“風光水火儲”能源供應體系,園區企業用電價格從0.9元/度降至0.75元/度,有效降低了企業用能成本。
營商環境優越,共創美好未來
冷水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在省級評價中多次獲評優良等次。
當地堅持“隨叫隨到、不叫不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的服務理念,建成光電子產業孵化園、高新科技產業園和經濟開發區創業孵化園三大園區,正在謀劃建設銻特色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構建“一區多園”發展格局。
人才支撐方面,擁有婁底幼兒師范學校、冷水江工業學校、銻都技師學院等3所大專和職業院校,每年可培養6000余名畢業生,勞動力成本比長沙低四分之一左右,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
當前,冷水江正圍繞鋼鐵和銻產業兩大領域,向全球僑商伸出橄欖枝——
在鋼鐵產業方面,期待與僑商共同完善上游原材料供應體系,發展特種合金鋼、不銹鋼精深加工、五金制品、機械制造、汽車零部件等下游領域;在銻產業方面,希望攜手開發高純材料、合金材料、銻系列化合物、化合物半導體材料、醫藥原料等高附加值產品。
冷水江這座承載著“世界銻都”歷史榮耀的城市,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優越的環境、更加飽滿的誠意,邀請全球僑商共同參與中部地區“材料谷”建設,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上攜手共創輝煌未來。
來源:紅網
作者:盧欣 聶伊岑 方祥文
編輯:陳玨
本文為湖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wangancha.com/content/646954/54/1534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