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湘江的波濤遇見撒哈拉的風沙,當湖湘的韌勁碰撞非洲的活力,一群跨越山海的建設者正用腳步丈量兩地合作的無限可能。2025年非洲僑團僑領僑商湖南行即將啟幕,對話扎根非洲的湖湘兒女,他們不僅是開拓市場的商人,更是文化的擺渡人、故鄉的報信者。從農業現代化到數字經濟,從基建援建到民生公益,他們以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煩”的精神,在非洲大地寫下共贏故事,又將非洲的機遇與溫度帶回三湘四水。
紅網推出湘非同行·僑聲回湘欄目,聆聽他們的雙向奔赴,見證僑力如何成為湖南與世界共振的磅礴力量。
常德市外經貿行業協會會長、非洲(上海)總商會副會長朱君。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盧欣 長沙報道
“非洲是一片充滿希望的‘新藍?!5抡俏覀兩砗髲姶蟮膶嶓w產業后盾。”
2025年“非洲僑團僑領僑商湖南行”活動前夕,常德市外經貿行業協會會長、非洲(上海)總商會副會長朱君帶著對非洲市場的深度洞察回到湖南,為湘非合作注入新思路。
雙重身份,雙鄉情懷
作為從湖南走出去、深耕非洲市場多年的僑商,朱君對湘非合作有著獨特的視角。
“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回鄉之旅,更是一次帶著使命的‘報效之行’?!敝炀齽忧榈卣f,“我走遍非洲十余國,每一次回到湖南,都能感受到家鄉蓬勃發展的活力,也更加堅定我搭建湘非合作橋梁的決心?!?/p>
他不僅看到了廣闊的市場機遇,更清晰地看到常德與非洲的合作早已打下堅實基礎,未來更是潛力無限、大有可為。
常德作為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其工業基因成為對接非洲需求的強大優勢,中聯重科的全球最大塔機、三一機械的智能化攪拌站等“常德制造”標桿產品,正與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高潮期高度契合。
“從南非港口擴建到尼日利亞能源項目,從埃塞俄比亞工業園建設到安哥拉戰后重建,非洲對高端工程機械的需求與日俱增?!敝炀J為,這一供需對接是湘非合作最堅實的底氣。
“重工+輕工”雙輪驅動,拓展合作廣度
在鞏固重工傳統優勢的同時,朱君提出常德應積極拓展輕工產品對非出口新路徑。他告訴記者,非洲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假發、服飾、耳機等小商品需求旺盛,與重工產品形成互補格局。
“正如《中非經貿合作藍皮書》所指出的,中非貿易正向著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加速轉型。”朱君認為,要全力推進小商品的精準對接,形成“重工”與“輕工”雙輪驅動的嶄新格局。
“這套‘重工與輕工雙輪驅動’的組合拳,既能滿足非洲基建與民生雙重需求,也能讓常德產業鏈優勢得到更充分釋放?!敝炀f。
今年上半年,中國對非洲出口增長23%,跨境電商正成為中非貿易最具活力的新引擎。面對這一趨勢,朱君已與非洲知名電商平臺Kilimall達成合作共識,計劃將常德優質產品直供非洲市場。
他表示,將借鑒義烏海外倉模式,推動建立本地化倉儲、物流和售后體系,解決物流與支付痛點,“讓更多‘常德好物’高效觸達非洲家庭”。
僑胞是連接湖南與非洲的“情感紐帶與務實橋梁”,朱君呼吁,以此次活動為新起點,推動常德企業深度參與非洲項目,同時借助數字平臺助力家鄉產品開拓非洲市場。
“愿我們以僑為橋,以實干為槳,讓實體產業的根脈在非洲土地上扎得更深、長得更旺!”
來源:紅網
作者:盧欣
編輯:丁斯斯
本文為湖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wangancha.com/content/646943/67/1530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