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面對法西斯黑暗邪惡力量,不同國家、民族、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人們團結一致,以巨大的犧牲換來了正義與和平的勝利,拉開了人類重建戰后秩序、追求持久和平的序幕。
八十載光陰荏苒,當華夏大地以勝利者的姿態迎來和平的曙光,我們永遠銘記,在那烽火連天的十四載歲月里,有一股奔騰于五洲四海的熱流,與黃河長江的怒吼同頻共振——那是全球華僑華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赤誠吶喊。今天,我們懷著最崇高的敬意,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感受那份融入血脈的赤子情懷,將華僑的愛國精神深深鐫刻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
我們清晰銘記:1939年,滇緬公路在險峻群山中艱難延伸,滿載軍需的車隊卻苦于駕駛員奇缺。南洋僑領陳嘉庚振臂一呼,3200多名華僑青年熱烈響應號召,組成“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
我們清晰銘記:海外僑胞節衣縮食,為抗戰傾囊相助,涓滴匯成浩瀚江海。據不完全統計,華僑匯款總額高達95億國幣,占當時全國軍費的43%;捐獻飛機217架、坦克23輛、救護車與卡車逾千輛,以及難以計數的公債、國債與各類緊缺物資。
我們清晰銘記: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海外僑胞積極參與僑居地抗日和反法西斯斗爭,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支重要力量。馬來西亞人民抗日軍中,逾千名華僑戰士壯烈犧牲;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支隊經歷260余次戰斗,殲敵2000余人;更有7000多名華人海員,為了守護盟軍海上生命線,長眠于冰冷的海水之中,成為最沉默也是最英勇的守護者。
作為來自浙江著名僑鄉的一員,我深知身邊旅居歐美的鄉親們:有人毅然回國投身沙場;有人連續數年捐出大部分工資支援抗戰機構;有人組織抗日僑團,創辦愛國報刊,奔走呼號,爭取國際援助……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至今歷歷在目,為我們鑄就了精神傳承的不朽豐碑。
八十年過去了,歷史從未忘記。1945年,毛澤東在中共七大回顧抗日戰爭時,曾經提到過海外華僑的作用:“中國軍隊的廣大官兵,在前線流血戰斗,中國的工人、農民、知識界、產業界,在后方努力工作,海外華僑輸財助戰,一切抗日政黨,除了那些反人民分子外,都對戰爭有所盡力?!蓖辏谘影哺G洞的燈火下,為陳嘉庚題下八個大字:“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重讀這滾燙的褒獎,作為海外華僑華人的一員,作為僑團的負責人,我們深刻領悟:華僑對抗戰的貢獻,不僅在于傾盡財力與拋灑熱血,更在于他們以萬里奔波的壯舉向世界昭示——中華民族的血脈,從來不分海內海外;中國人的脊梁,永遠挺立在正義與和平的一邊。我們將積極響應號召,團結起來,共護和平、共促發展、共創未來!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莊嚴時刻,讓我們向所有為抗戰勝利與世界反法西斯事業作出不朽貢獻的華僑華人,致以最崇高的敬禮!我們莊嚴宣誓:必將賡續精神血脈,以僑為橋,融通中外,為促進中外友好,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我們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歷史不會忘記,英雄永在!赤子丹心,輝映千秋!
來源:華人頭條-捷克
編輯:聶伊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