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中國僑聯基層建設部以《雨花區僑聯運用“四聯”工作模式有力推動基層僑聯建設工作提質增效》為題,從政治聯心,項目聯創、平臺聯動、隊伍聯建等四個方面,大力推介長沙市雨花區僑聯工作經驗。
主要做法
政治聯心,凝聚“僑”共識
雨花區僑聯堅持把旗幟鮮明講政治貫穿于業務工作全過程和事業發展各方面,以思想上的同心同德,實現行動上的同頻共振。
一是政治引領凝僑心。組織全區僑務工作者、僑聯 委員、僑界群眾及涉僑社團加強政治理論學習,開展以會代訓理論培訓20余次,選派僑務干部和僑界代表人士參加專題培訓班30人次,舉辦“黨建帶僑建 紅歌頌黨恩”“僑心永向黨 貫徹二十大”等主題活動 17 場次,引導他們聽黨話、跟黨走。
二是踐行宗旨暖僑心。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為僑服務”宗旨,傾聽僑界群眾心聲,了解僑界群眾訴求,努力做到“僑呼我應”。五年來累計走訪慰問全區歸僑僑眷 400 余人次,幫助協調解決歸僑僑眷“住院難”、再就業等問題30余起,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歸僑僑眷身邊。
三是積極宣傳融僑心。創新宣傳宣講手段,拍攝“僑心向黨 同夢同行” 慶祝建黨百年主題視頻和“僑心永向黨 喜迎二十大”之《我愛你中國》MTV,推出“共話二十大 同心永向黨”系列訪談欄目,舉辦“紅色家風代代相傳”百家姓最美家風展。推薦加拿大僑眷魯遐齡參加長沙“學習的聲音——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專題宣講活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凝聚僑心。
項目聯創,活化“僑”資源
雨花區僑聯充分貫徹落實“兩個并重”“兩個拓展”工作要求,以項目化、品牌化理念打造工作載體,盤活僑界資源,增添工作活力。
一是服務暖僑項目有情有意。雨花區現有老歸僑 44 人,大多都是年老體弱的“空巢老人”。在省、市僑聯的指導支持下,區僑聯自2017年起與長沙市康乃馨老年 呵護中心合作“銀僑之家”項目,七年來累計為老僑提供家政助潔、精神慰藉、醫療保健等上門服務5200多小時,24小時電話熱線聯絡咨詢 3000 余次,解決困難問題 30 余件,舉辦聯誼活動12場。該項目已成為長沙市僑聯組織為老僑服務的重點品牌項目,并在全市推廣。
二是優商護僑項目有力有效。聯合中小微企業服務平臺推出“精僑之家”項目, 為30家僑企提供“法律體檢”等九大服務項目,護航僑企發展。結合全區“三幫三促”“三長制”惠企服務機制,解決僑企僑商需求問題20余個,對僑企對外貿易中遇到的困難進行專題研究并提出建議。舉辦企業家成長主題沙龍、“互訪互學 共促發展”僑企互訪等系列服務活動數十場,發掘吸引新僑創業力量 20 余人,幫助德元、歐祥、祥隴等10余家僑企落戶雨花區并享受惠企政策,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僑界力量。
三是文化惠僑項目有聲有色。創新推進“僑瞧世界”項目,依托中南院社區“僑胞之家”和大觀倉藝術博物館、地道長沙民藝館等文化場館資源,組織各界代表近 400 人次進行中俄、中英、中挪文化交流和非遺文化體驗等活動。指導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成功申報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連續兩年執行中國僑聯主辦、湖南省僑聯承辦的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海外華裔青少年湖南夏令營活動。 連續開展“一個字讓你愛上中國”美國展、俄羅斯展、法國展和克羅地亞展等活動,在交流交往中厚植“根”“魂”“夢”, 擴大國際“朋友圈”。
平臺聯動,激發“僑”動力
雨花區僑聯本著抓基礎建設就是要抓好平臺建設的思路,著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基層工作平臺,為僑界人士搭建起施展才能的“舞臺”。
一是建好“僑胞之家”平臺。全區共申創“僑胞之家”12 個,立足涉僑社區、企業、律所等資源打通為僑服務“最后一公里”,幫助僑界群眾解決就學、就醫、就業、安家等僑界民生問題百余例。注重加強“僑胞之家” 管理,召開工作推進會,指導“僑胞之家”做好鞏固和提升,組織廣大歸僑僑眷在聯絡聯誼、志愿服務、基層治理等方面持續開展活動,發揮作用。
二是建強普法維權平臺。聯合區法院、區工商聯成立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站,支持僑界法律人才調解涉僑糾紛30余起,參與法院訴前調解百余件。開展“知國法護僑益 凝僑心聚僑力”等僑法宣傳活動,受到僑界群眾歡迎。
三是建優社團活動平臺。注重加強僑界年輕一代和歸國留學人員的團結聯系,率先成立全省首家區級僑界青年委員會,組建區僑青委法律專業委員會和建言獻策工作小組,組織“大調研 獻良策”交流座談、建筑行業圓桌會議、第三屆中法文化交流洽談會、“僑心僑意 我愛你中國”視頻拍攝等活動,為凝聚僑心僑力、匯聚僑智僑源提供有力保障。
隊伍聯建,彰顯“僑”力量
雨花區僑聯聚焦服務中心大局,把代表人士隊伍建設作為提升僑聯工作成效的重要抓手,廣泛團結動員僑界人士建功立業。
一是鍛造參政議政隊伍。鼓勵支持有代表性、有影響力的僑界人士參政議政,積極向各級人大、政協和省市僑聯推薦優秀信息員,組織他們參加省市僑聯及區政協提案委、區委統戰部舉辦的獻言獻策專題培訓。近年來共向各級相關部門提交提案建議和社情民意近 50 份。
二是壯大招商引資隊伍。充分發揮歸僑僑眷人才薈萃、聯系廣泛的優勢,組織老撾湖南商會、贊比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新西蘭湖南同鄉協會、香港長和交流協會等社團到湖南自貿區雨花區塊和雨 花非遺館開展項目考察。支持僑企“駐外之家”建設“一帶一路”發展工作平臺非洲服務站,協辦第二屆、第三屆中非 經貿博覽會,協助中聯重科向海外出口設備金額累計達數百萬美金,幫助本地企業從肯尼亞、盧旺達等國家進口咖啡豆、芝麻、花生等農產品總金額累計達1億多元。
三是培養代表人士隊伍。主動扛起為黨育才的政治責任,嚴把政治關、品行關、能力關,培育僑界“領頭雁”,選優配強區僑聯和區僑青委領導班子13人、委員60 余人,積極向上級僑聯和僑商會、僑青委及各民主黨派組織推薦優秀人才。組織僑界代表人士參加慶祝建黨百年、集中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等,努力建設一支心系家國、維護團結、服務發展、作用突出的 僑界代表人士隊伍。
來源:長沙市僑聯
編輯:聶伊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