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湖南省2025年高校僑聯建設經驗交流會議在株洲召開。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孫民生出席并講話,湖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劉望致歡迎辭。省委統戰部二級巡視員雷五星、省教育廳(省委教育工委)二級巡視員周芳友,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彭迪、黃重華,省僑聯副主席(兼)、湖南農業大學副校長鄭曉峰,湖南工業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殷曉元,湖南工業大學副校長龍永紅出席會議。
湖南省2025年高校僑聯建設經驗交流會議現場。
會議通過了《湖南省高校僑聯工作聯席會議機制(修訂稿)》。聯席會議機制要求,要不斷加強高校僑界思想政治引領,提升僑聯組織服務大局、服務僑胞的工作成效,鼓勵和動員湖南高校歸僑僑眷和留學歸國人員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地方僑聯+高校僑聯+校友會”機制建設,促進高校僑聯與相關地方、機構、組織的交流合作;促進湖南高校僑聯之間交流與合作,為引進高校發展急需的海外高層次專業人才、學科帶頭人牽線搭橋;支持湖南高校僑聯與市州僑聯、企業僑聯、僑界社團、僑青委等組織的橫向聯系,助力資源共享,優勢疊加。
會議通報了全省高校僑聯組織建設工作情況,宣讀2025年湖南省高校僑聯工作計劃。目前,全省已成立僑聯組織的高校達26所,其中本科院校25所(含民辦院校2所)、高職高專院校1所,實現了公辦本科院校僑聯組織“應建盡建”的階段性目標。今年,將積極發揮高校人才密集優勢、科研創新優勢和對外交流橋梁優勢,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全面動員組織高校僑界人才參與省僑聯重點品牌活動、中外文化交流與宣介,開展高校僑聯“僑思分享會”及湖南華僑華人研究,構建“高校+僑務”融合發展新格局,為湖南加快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做出積極貢獻。
孫民生指出,如何發揮區域內高校院所“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優勢,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力需求、大學的人才需求與新僑的發展需求相對接是新時代僑聯工作的重大課題。要以黨的創新理論、僑的光榮歷程、僑聯的使命任務為引領,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發揚僑的光榮傳統、增進團結奮斗的共識,畫好僑界最大同心圓,不斷開創高校僑聯工作新局面;要充分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融通中外的獨特優勢,服務湖南“三個高地”建設、學校“雙一流”建設及“一帶一路”建設,為服務發展大局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要完善工作機制,進一步把握高校僑聯工作的時代性、規律性、創造性,強化自身建設、校際合作和校地合作,實現高校僑聯工作創新發展。
會上,湖南工業大學僑聯、中南大學僑聯、湖南大學僑聯、湖南師范大學僑聯、湖南農業大學僑聯的負責人代表圍繞服務經濟發展、人才隊伍建設、打造文化品牌、鞏固完善“地方僑聯+高校僑聯+校友會”機制等內容分享了可借鑒的經驗和做法,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對未來發展的建議與期待。
會后,與會嘉賓還參觀了湖南工業大學海歸科創基地及中國動力谷展示中心。
附:全省高校僑聯工作聯席會議機制成員單位
中南大學僑聯、湖南大學僑聯、湖南師范大學僑聯、湘潭大學僑聯、長沙理工大學僑聯、湖南農業大學僑聯、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僑聯、湖南中醫藥大學僑聯、南華大學僑聯、湖南科技大學僑聯、湖南工業大學僑聯、湖南工商大學僑聯、湖南理工學院僑聯、衡陽師范學院僑聯、湖南文理學院僑聯、湖南工程學院僑聯、邵陽學院僑聯、懷化學院僑聯、湖南科技學院僑聯、湘南學院僑聯、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僑聯、長沙學院僑聯、湖南工學院僑聯、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僑聯、湖南應用技術學院僑聯、張家界學院僑聯
來源:湖南省僑聯
編輯:聶伊岑